尽管此事已经基本查明,但其中因果却也未免太过牵强,别说是那曹仁,就算是杨仪自己,若是空口无凭从他人口中得知此事,恐怕也未必会取信。
最要命的是,由于证言当中还涉及到了像是曹植这等雒阳之中的公卿权贵,让奉命调查此事的杨仪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如何处理。
思索良久之后,杨仪方才算是理清了思绪,先将六陈铺掌柜的证言稍加进行修改,略去了其中有关曹植与雒阳的部分,只含糊以浮屠教众偏好作为终稿。
而在记录好卷宗之后,杨仪并没有选择直接将此结果禀告曹仁,而是暂且将人押下,自己则是选了两名士兵随自己一同换了行装,白衣扮作商人,登船自襄阳顺流而下直奔夏口所在。
毕竟不管怎么说,卷宗上所述证词都只不过是六陈铺掌柜的一面之词,事情原貌究竟如何,还需自己实地踏访过之后确认才可。
而等经过了两道巡查,一次艄检,杨仪三人很是顺利的来到了夏口城下,望着宛如铜墙铁壁一般的城墙,即便是对此早有耳闻的杨仪都不免有些震惊。
“这当真是人力所为?”两名同行的士兵更是忍不住惊呼出声。
若非是有谍报一直关注此处,能够佐证这高耸的城墙是从无到有一步步搭建起来的,杨仪只怕亦会如此这般失态。
不过,尽管能够维持住表面的淡定,但杨仪却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忍不住走近几步,想要亲手触碰城墙,看看其到底是由何种材质搭建而成。
只是,杨仪才刚伸出手,在城门旁站岗的卫兵却是直接将手中尖锐长矛挡在了他的手前,皱眉不悦道:“快走,不要在城门逗留!”
士兵这套动作颇为娴熟,显然并非是初次遇到这种情况,眼中更是流露出明显的鄙夷之色。
襄阳杨氏虽非什么名门望族,但却也绝对是书香门第,杨仪更是自幼聪颖过人,年纪轻轻便得以担任一州主簿,何曾被人用这等眼神看过,更何况对方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门卒。
若是换了往常,这等微末小卒甚至连与杨仪交谈的资格都没有。
可眼下自己乔装打扮混入敌军地界,即便心中再是气愤,杨仪也不敢有任何造次,反而只得是赔上笑脸,点头称是。
而等入了门洞,映入杨仪三人眼帘的却是喧闹但却繁华的街巷,远处官市入口更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是洋溢着笑脸。
乖乖,新修的夏口都是如此繁荣,那刘备坐镇的江陵又该是何等繁华?
莫名的,杨仪心中升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
不过,曹仁设下的时限已过去小半,时间紧迫,也容不得他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