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战火不熄
安纳托利亚西北部,马尔马拉海岸,尼科米底亚城。
城北的总督府中,奥斯曼帝国第二维齐尔希南帕夏静静地站在露台上,远处的火光映入眼帘,喊杀声和炮轰声不绝于耳,身边的侍从来往匆匆,使他感到分外疲倦。
尼科米底亚是奥斯曼帝国爱琴海壁垒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他们在布尔萨北方最强大的堡垒,也是最后一道坚固防线。
这座堡垒由威尼斯工程师设计并主持建造,借鉴了从君士坦丁堡发源的棱堡技术,耗费数年时间,在旧堡垒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大改进,使它的防御力成倍提升。
希南帕夏记得,当时的威尼斯设计师对自己的成果十分满意,并夸下海口,认为这座堡垒在防御力上绝不弱于狄奥多西城墙,只要指挥官的素质不算太差,完全可以据守半年以上。
希南帕夏也参与了爱琴海壁垒计划的统筹规划,不认为威尼斯设计师的评价有太大问题,也对自己的军事素质比较自信,雄心勃勃地来到这里,雄心勃勃地组织城防。
他一上任,立马将自己不堪大用的外甥赶回布尔萨,亲自垄断军政大权,并向穆罕默德二世写去信件,详细说明了北方情况,认为不可轻易出城野战,不能把最精锐的士卒浪费在消耗战上,应该利用自身优势,据守待援,以拖为主。
当时的奥斯曼贵族已经被接二连三的袭击和粮草军需的短缺弄得烦不胜烦,部分激进者力主出城决战,减轻负担。
苏丹陛下也十分犹豫,最终还是没有全盘听从激进派的意见,给希南帕夏带来了一封语焉不详的信。
战亦罪,不战亦罪,这就是布尔萨的意见。
希南帕夏没有被布尔萨的纷争搅乱头脑,放弃了雷穆斯堡,坚定不移地固守城池,除了铁匠,医生和必要的民夫外,将其余百姓全部赶走,囤积了足够支撑半年的粮食和物资,准备把这座城池化为绞肉机,和东罗马大军以血还血。
事实证明,威尼斯人的工艺很不错,希南帕夏的军事才能也还合格,截止到目前为止,尼科米底亚已经在东罗马大军的强攻下坚持了小半年,几度濒临崩溃,几度丢失城头,但都被希南帕夏救了回来,给东罗马大军造成了大量伤亡。
希南帕夏是个传统的奥斯曼贵族,祖上曾跟着奥尔罕一世打进巴尔干,保持了老奥斯曼贵族的高素质,保持了他们的骄傲和不屈。
他也喜欢女色,也喜欢大烟和酒精,但他依旧是一名不错的将领,一名忠心耿耿的贵族。
他知道,奥斯曼帝国已经濒临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崩溃,穆拉德二世时期的老贵族依旧能征善战,但新一代年轻贵族的腐化堕落情况极其严重,从上至下,正在侵吞整个帝国。
他知道,就算自己能够完成任务,拖住东罗马帝国的大军,能够让巴耶济德王子完成突袭,也只不过是为这个内忧外患的国家续上最后一口气,东帝国的国力已经全面碾压如今的奥斯曼帝国,哪怕处于全面战争时期,也并未向底层百姓征收太多税款。
在无数个看不见光的日日夜夜中,希南帕夏曾无数次登上这座露台,眺望着远处的东方,看着一支支军队抵达城下,他们打着不同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