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手里还是那颗大红宝石,平时也是随身携带。万一哪天穿回去了呢,就这大宝贝,也足够躺平享受、吃香喝辣了。
云舒侍立在黄立身前,用凉巾给殿下敷着脸。突然感觉怪怪的,咸猪手借着宽大的袖子掩护,已经伸到了胸前。
轻轻咬了下嘴唇,云舒偷瞟了一眼不远处的语茉,脸上微微泛红,却是一声不出,只是手上的动作稍嫌慌乱。
语茉在窗户旁向外张望着,转身走了出去,外面响起她教训侍女的声音。
云舒轻轻松了口气,幸好没被发现,否则,多尴尬,要被她笑话好几天呢!
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之后,云舒已经被有力的臂膀搂进了宽厚温暖的怀里,下意识的低呼也被堵在了小嘴中。
………………
在古代中国,硫酸被称为“绿矾油”。在唐高宗时期,便有记载“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而获得硫酸。
石胆就是五水硫酸铜,又称胆矾。主产于云南、山西等地,主要是作为中药材使用。
用硝石与绿矾石(硫酸亚铁)一起隔绝空气加强热,也就是干馏,也可以得到硫酸。
历史上,硫酸的成规模制备始于十五世纪下半叶。当时的原料就是绿矾石,通过对其加热分解、吸收制取硫酸。
为了尽快地制取出硫酸,黄立经过反复权衡和推演,选择了中国炼丹师的古老方法,也就是干馏胆矾。
集三省之资源,原料比较充足,黄立当然信心满满。
要知道,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制造硫酸时,使用的是硫磺燃烧并吸收的方法。
可那时候,连制作铅室的原料都很少,不得已使用老百姓腌菜的大缸,并使用“缸塔法”成功制备出了硫酸。
相比于那时极端困难和简陋的条件,黄立深感钦佩,也对那时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忘我精神肃然起敬。
当一批形状各异,勉强能称之为玻璃容器的东西被吹制出来,铅制的器具也制造完毕后,黄立终于能够着手制造硫酸和硝酸了。
唐朝炼丹师用丹炉都能制出绿矾油,黄立干得自然不会比他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