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既下,黄立便留下巡抚倪生龙,两营明军和刚招募的三千土著兵,并让从昆明带来的工匠抓紧建立工坊,招募工人,尽快开始生产制造。
当然,短时间内的产量难以供应军队,还需要从昆明长途运来一批,才能展开后续行动。
“打下广东,应该能够建起更大的兵工厂。不论是人力物力,都能为军队提供充足的弹药物资。”
黄立喜欢计算,喜欢推演,每次军事行动都不是凭空想象。
不管是兵力,还是粮弹物资,以及行军路程,行动时间,都尽量达到他所制定的能够取胜的条件。
“攻一省固一省,尽量不与清军展开拉锯战,最大程度地减少百姓的痛苦。虽然兴复大明的进程可能会慢一些,但更加地扎实稳固。”
除了弹药物资供应上的现实困难,黄立还有这样的想法。进击湖广后,又主动撤退而回,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你看清军会坚守桂林吗?”黄立骑在马上,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随口向赵良栋询问道。
赵良栋想都没想,便开口说道:“末将以为清军坚守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我军从云南起兵,长途行进,已超千里。”
“就算能就地得到些补充,也不过是抵得上每日消耗。若久顿于坚城之下,粮草物资必然不敷。而且,敌人也必然会抢掠周边,使我军无法就地因粮……”
“何况,线国安等孔有德的旧部,在桂林生活日久,家眷皆在城中。若弃城而走,定然速度不快。若我军轻骑疾追,恐怕在途中便难保周全。”
黄立微笑颌首,说道:“我军携带的粮草物资确实不多,在桂林城下也只能坚持十日左右。但十天的时间,已经够了。”
赵良栋知道殿下对于攻城是信心满满,虽不明所以,却也甚是好奇。
“召唤雷霆炸开城墙,真有其事吗?末将虽然相信殿下的能力,但子不语怪力乱神。若上天真有灵验,又岂会令满清夺得天下?”
黄立突然似笑非笑地看着赵良栋,说出一连串的话来。
赵良栋目瞪口呆,满脸不可思议、极为震惊地望着黄立,这真是他马上要脱口而出的,却被殿下一字不差地提前讲出。
黄立哈哈一笑,说道:“你不懂的事情多着呢,子不语怪力乱神,那是无知者的掩饰。很多怪异的事情,不是避之不及,而是要深究其理。”
摆了摆手,黄立说道:“你不必说,孤已明白。上天有灵,灭明者非满清,非贼寇,实是自身积弊所致。所谓自作孽,不可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