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川东明军和桂州明军会合,集结于岳州,也是人马雄壮,能够渡江进攻荆州,打崩清军苦心布置的长江防线。
如果兵力十分充裕的话,还能与长江水师向东进攻,对清军的江北要地造成更大的威胁。
可以说,战略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明军手中。水师之利不能抵消,清军就难以摆脱全面的被动。
川北对峙,荆州隔江,武昌和崇明,江西和闽浙交界,在广阔的地域,清军或是难以寸进,或是只能坚守不动,或是正遭到进攻,完全是疲于应付的局面。
“清廷面对的形势,比三藩之变吴军最盛时,还要恶劣。三藩已灭,清廷在南方最倚助的力量,不仅荡然无存,反倒还有反噬之力。”
“现在,该是封闭长江,全歼浙江清军的时候了。”黄立发出令旨,准备交给李来亨,随他一起送至崇明。
清军水师损失惨重,已经没有抵挡之力。明军海师,再加雄厚的陆军,沿江而上,已经具备了隔断长江、围攻南京的实力。
只要南京遭到直接进攻,在闽浙边界地带抵挡明军的清军,恐怕就只能弃守回防。
这边的明军尾随入浙,紧紧咬住撤退的清军,或能直趋杭州,甚至是南京城下。
如此,十数万明军将在江浙会合,光复江南就是指日可待,再无意外。
即便如此,黄立也不会停止军事行动,不会把光复江南和过江北伐硬划分成两个阶段,并有很长的时间间隔。
一鼓作气,勇往直前,趁你病要你命,绝不给清廷以喘息之机。
大势已起,人心思变。军心民气如此高涨,清廷统治区也是暗潮汹涌,岂能让反清志士们久等灰心?
大概所有人,包括清廷都认为明军攻下南京,光复江南,便会有一段休整,或是停战的时间。
登基称帝,大封官爵,犒赏三军,恢复生产,重建社会秩序,至少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再大举北伐。
但黄立并不这么认为,也没把称帝当作必须要停止作战的重要大事件。
当然,军队需要轮换休整,不能够太过疲劳地连续作战。可这与停战是两回事,只是正常的操作而已。
“殿下,微臣已经整理好了,请您审阅。”洪元其走过来,躬身呈上昨天在赐爵颁勋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