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古称“乌伤”,位于浙省中部,隶金华府。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
嘉靖年间,戚爷爷在义乌招兵,后练成“戚家军”,南征北战,扫平倭乱,义乌兵因此得名。
其实,最初的“戚家军”并不是什么矿徒,而是当地的农民。当地民风强悍,乡民悍不畏死,一呼百应。
因此,民间又有“兰溪埠头,萧山哺头,义乌拳头”的称呼。
苏溪镇石塘村,房顶、街道、树木、覆盖了一层薄雪。小片的雪花还在空中不紧不慢地飘着,又犹犹豫豫地落下来。
自戚家军成名之后,抗倭、剿匪,戍边、援朝,转战南北,斩首十数万,功勋卓著。
但“朝廷视戚家军为无敌,遇有战事,征调频仍,致邑中壮丁死于锋镝者不可计算,人口为之锐减。”
到万历十九年时,义乌丁口已较洪武年间减少一半。为国为民,义乌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贡献。
叶虎头上身上都是飘落的雪花,却不擦拭抖落,立在院中,看着曾祖父把精钢打造的枪头磨得雪亮锋利。
那是曾祖父珍藏的宝贝,时不时地取出擦拭摩挲。那上面有倭寇的血,也是曾祖父援朝作战的纪念。
现在,这把祖辈的武器,承载着祖辈的荣誉和武勇,不再沉睡,将交到他的手上,继续沙场征战,继续染上异族的血。
曾祖父缓缓站了起来,取过旁边的枪杆,安上枪头。动作是那么郑重,已经佝偻的身躯似乎也挺拔起来。
“横扫千军威八面,倭寇闻风心胆寒。枪扎一线长兵祖,金狮擒王戚家枪。”曾祖父的声音虽苍老,却很有力,眼中也射出了迥异平时的光采。
已经剃掉辫子的曾祖父双手托枪,以异常庄重的神情,把枪递给了叶虎。
叶虎躬身接过,感觉到手中长枪的沉重,朗声道:“曾祖放心,孙儿定不会给您丢脸,让祖上蒙羞。”
曾祖父微笑点头,欣慰地看着比自己还要高出半个头的曾孙,缓缓说道:“王师已占金华,大明光复就在眼前。从戚大帅抗倭,到征战朝鲜,叶家皆有从军……”
这是一个世代从军的家庭,有人立功升为游击,也有人忠骨埋异乡。
不管怎样,都没有磨灭他们的血性和勇气,或有消沉之时,却又能重新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