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战局虽然是黄立极为关心的,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绝不会遥控指挥。
尽管不在指挥上指手划脚,但准备工作却一点也不落下,甚至还是搅尽脑汁地推出各种政策,改善财政状况,为国战提供更多的资金。
“光复债券还在继续发行,但已经过了热潮,朕也不想强制,那便换一个办法作为激励。”
黄立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内阁众臣都恭谨地听着,知道皇帝恐怕对财政情况不满,或者是北伐在即,需要更多的钱粮来支撑。
“北方光复,大城重镇之中,肯定会有很多商铺地产将成为国家所有。朕要发出旨意,对这些不动产提前进行拍卖。”
“除了商铺地产,还有对蒙古诸部交易的特许证,也要提前发卖。口外贸易,利润丰厚,肯定会有很大的诱惑力。”
黄立知道期房、期权,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他现在搞的这些,确实是受到了启发。
光复债券虽有利息,但对于商贾来说,并不算丰厚。
之所以大量购买,不过是向朝廷表忠心,讨好皇帝,以便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以及在商贸上得到些便利的特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利诱之,是最好的手段。
光复江南,没收敌产,其中就有各大城市的不少商铺地产,全部由官府拍卖,变成了真金白银。
也就是说,现在推出的预售政策,有可以参考的数据。至少,不会让朝廷损失太大。
因为,既然是预售,还有激励作用,肯定是低一些的价格。比如八折、七折,或是在拍卖中给予其它的优惠。
“诸位爱卿可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确定一个标准价,再优惠三成,以七折的价格预售。嗯,六折也可以。”
“并且,要告知那些认购者,明年我军便要大举北伐,争取在一两年内光复中华。如此一来,他们心里有底,认购会更加踊跃。”
如果是没有期限的优惠,那拖一年就损失一年。商人精明,自然会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黄立想得已经比较周到,但具体的细节和章程,还是要大臣们商议,再加以确定。
毛寿登躬身奏道:“启奏万岁,微臣以为七折较为合适。六折的话,有些偏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