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愈发的萧条,商铺关闭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市民没有了收入,且要面对飞涨的物价,不得不出城谋生。
秋收的粮食,大部分都被清廷收走,以支应数十万大军,防守宽广的战线。
吃树皮、挖草根的灾年惨景,在各地都有出现。逃荒的,乞讨的,越来越多,随处可见。
本来这个季节,是运煤创收的好时机。但照往年,还是差得太多。手里没钱,啥也买不起。
老默赶着车,从城门而出,向着远方奔去。
何春义坐在车上,在颠簸中思索着接下来的行动。在京城,他与杨起隆接了头,获悉了很多的情报,也给杨起隆提出了建议。
明军进取辽东,并取得大胜,这是何春义和杨起隆所没有料到的。他们一直以为,明军倚靠水师之利,会在北直隶沿海选择突破口。
当然,这个分析现在也没有作废,只是时间上,可能要往后拖延很长的时间。
与何春义同坐在车里的,是国安部派来的谍子,名叫冯发喜。
他长得象个走乡串户的货郎,肤色晒得挺黑,个子也不高,但偶尔眸光一闪,透出精明之象。
“何兄放心,此去察哈尔部,即便无功,也不会有生命之忧。”冯发喜淡淡地笑着,显示着自己的信心,也有不畏死亡的勇气。
何春义拱了拱手,表示钦佩,开口说道:“且先歇息几日,某再派人送你去张家口。”
“也好。”冯发喜点着头,微笑着说道:“这个杨起隆,倒也是个人物。可着意栽培,在国安部有他一席之地。”
何春义笑了笑,说道:“头脑和口才倒是上上之选,就是有些急功近利。如果不是我屡次相劝,他怕是要带着人攻打皇宫了。”
哦,冯发喜惊咦一声,没想到杨起隆竟然如此胆大,也把鞑虏看得太简单了。
何春义继续说道:‘而且,他发展的人太多太杂,一人出事,恐怕牵连甚多。所以,我一直与他联系,与他的手下没有接触。”
冯发喜轻轻点头,说道:“确实要小心谨慎,免得百密一疏,功亏一篑。”
何春义也不多作介绍,冯发喜此行除了带来国安部的指示,还有自己的任务。两下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也不必知道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