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百姓还处在饥饿的边缘,为生存而苦苦挣扎。南方的民众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向更好的小康努力迈进。
差异在所难免,但改变也正在发生,或者是很快就会出现。
在苦痛中期盼着被拯救,希望鞑虏的统治早点结束;在光复后看到希望,并期盼王师得胜,不再重入苦海。
这就是人心向背,每到历史转折,或是王朝末日时,便表现无遗。
比如明末时百姓对于改朝换代的冷漠,哪怕是异族统治,也无动于衷。没有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痛恨,只希望没有战乱的太平日子。
不能只看到胜利的光芒,而忽略了所遮盖的问题。如果不能在思想根源上得到改变,类似的悲剧还会再次发生。
而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到帝国安定繁荣的红利,才能从心中生出归属感和责任感。
最基本的就是吃饱穿暖,然后是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好的社会环境。绝对的公平不会有,但法理上的公平公正还是要保证。
“以民为本”,当皇帝提出这四个字的为政宗旨时,虽然并不新鲜,可在施行的过程中,却会越来越让百姓体会到关系自身的得利。
黄立其实也在学习,怎样做一个好皇帝,怎样把政策对百姓的激励关联起来,以便能更好地施行。
比如丁税,原先的想法是全部豁除,但随着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融入,更能从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把其与普及教育挂起钩来。
老百姓对于自家孩子读书识字并不是太过热情,毕竟,这是比较虚的东西,不好说以后会有多大的益处。
但与丁税挂钩,则是眼见的好处,而且是能持续几十年的受益。
为此,他们自然希望家中的孩子不成为经济上的负担。包括自身在内,成年人也有着这样的期望。
而小学毕业考试,在难度上也适当地倾斜。儿童和少年要严一些,成人则相对简单。
这也与官府的需求有关,年轻的识文断字,就业面很广;成年人,已经基本确定了职业,会写自己的名字,能看懂官府告示,也就达到标准了。
降低成年人的标准,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弄得挺难的,自然也就没有了热情。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光复不过一年多,改变已经无处不在。最深的感触,自然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