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想来,紫禁城承载着皇爷幼时的记忆。那时有父皇和母后在,过着无忧无虑的锦衣玉食的生活。
甲申之变,反贼打到京师,便是家破人亡的惨剧,也改变了皇爷的人生,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
“不知道皇爷是期盼呢,还是想着远离那个伤心之地?”李云容揣摩着,“不急着北上迁都,怕也是很矛盾呢!”
“但祖宗陵寢都在京城那边,肯定是要搬过去的,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黄立却不知道李云容想了那么多,他说着说着,忽然想起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给张煌言。
紫禁城的宫殿历朝历代都有火灾发生,有些是宫人不慎,还有一些则是雷击造成的。
“加上避雷针这个防范措施,修盖亭台楼阁时也可以用水泥,应该能减轻火灾的危害。”
黄立又想到了玻璃窗,嘴角微抿,觉得这紫禁城里可能要大变样儿了。
古代的建筑,基本上是土木结构,柱梁等全是木材。象宫殿什么的,更需要又长又粗、年头久的树木。
城镇周边的高大树木估计砍得差不多了,还要从远处的山林中砍伐运输,不仅劳民伤财,还破坏环境。
有了水泥,能够浇筑钢筋混凝土,就解决了大问题。结实又环保,还防火,修建更高层的建筑,也有了保障。
这将是建筑上的革命,砖瓦有了粘合剂,柱梁都不再用木材,老百姓家的房屋会更加坚固耐用,高楼大厦也不再是幻想。
当然,水泥还要在各地建厂,并且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下成本,让老百姓用得起。
在这之前,不管成本高低,官府是一定要用的。
修建仓库,铺设道路,还有实验出来的砂石混合比,干上两三年,掌握相关技术的工匠,也差不多能够满足民间大范围施工的需求。
“希望两三年后,老百姓也能富裕起来,至少先富起来一批人,能够率先在水泥和玻璃上,成为最先使用的。”
城镇化需要的时间更长,除了江南的几座大城,其它地方百八十年也是少的。
商贾肯定是先富起来,或者说是已经富裕起来。但对乡村来说,要他们作为模范,影响却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