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穿越历史 >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 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

第701章 伐倭还是灭倭(1 / 1)

王朝更替,盛衰循环,都是有迹可循。腐败盛行,盘剥搜刮,老百姓身陷水火,民不聊生,便是王朝末日的景象。

多则数十年,少则十数年,安南必有大乱。或者,大明可以秘密插手,加快这一进程。

大举用兵倒是不必,北郑南阮看起来是势均力敌的局面,这个微妙的平衡却是最容易打破的。

只需一根稻草,可能就会引起安南形势的改变。黄立不能预测具体的变化,但只要有变,对大明就是有利的。

最不利的就是郑阮两家讲和,不再刀兵相见。这样的话,就少了很多机会,兴许还能苟延残喘很长时间。

黄立和张默边说边处理奏疏,很快就完成了今天的工作。

天下已定,南方早已稳定,北方的恢复重建也走上正轨,对外扩张也要等到明年开春,政务工作也轻松下来。

其实,皇帝这里一直比较轻闲,内阁就处理了大部分的工作,他基本上都是同意,很少驳回。

要费脑筋处理和回复的,都是那些能直奏的文武高官的奏疏和题本。但也不多,不是重要和比较秘密的,也不会直接奏到御前。

“明年迁都,差不多能够确定了。”黄立命宫人奉上茶水,和张默随意地闲聊着,“朕不想行两京制,官员太过臃肿,只设南京行辕,卿以为如何?”

两京制度并不是明朝的首创,比如周代的镐京与洛邑、汉代的长安与洛阳、两宋的开封与临安、元代的大都与上都。

但是明朝的两京制却有着不同之处:两京都拥有完备的行政机构;两京在政治上高下之别。

而其他朝代的两京制度下,首都与陪都有明确的界定。

比如元朝时期的上都与大都。大都作为元政权的首都,统领全国军政事务,上都则是象征意义的都城。

明朝的两京制度下却没有首都与陪都的划分,也就是说二者在名义上并没有高下之别。

京师是首都不假,可南京也拥有一套完备的中央组织架构,只是缺一个皇帝而已。

直到明英宗即位后,才以诏书的形式确立了北京的首都地位。

北京机构的“行在”前缀取消,南京中央机构则加上“南京”前缀。比如南京的吏部,就要改成为南京吏部,因为正儿八经的吏部在北京。

最新小说: 人在洪荒,我的系统是悍匪 大秦:我无敌杀神,老爹是嬴政 永劫无间:开局击杀天人榜第一! 从吞噬开始攀科技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开局一座核心舱 暴发户家的漂亮继女[八零美食] 男闺蜜家住十天?分手后你哭什么 穿到古代转行经营内衣店(H) 我一个保安,你让我镇守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