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效率和成本,荷兰才能力压英法,成为海上贸易的霸主。
毕竟,荷兰海商的航运成本“比英格兰、苏格兰和法国低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黄立想聘请荷兰人帮助造船,但考虑到早晚会成为敌人,便又忍痛放弃。
所以,要想追赶荷兰人,就只能多建船厂,并发挥充足的人力优势。
在陈上川等将领看来,海船的打造,海军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对于黄立来说,却知道与荷英法,甚至是衰落的西班牙,还有着差距。
只不过,亚洲是大明的主场。而且,列强的精力在争霸,在于新大陆的争夺,短时间内还不会顾及亚洲。
听着陈上川的描述,谢昌简单估算了一下,喜道:“也就是说,咱们南洋海军至少每个月能添两艘战舰。不到一年,就又会增加一支舰队。”
陈上川微笑颌首,很笃定地说道:“万岁对南洋海军最为看重,分配的舰船也是最多的。”
严格来说,南洋海军不只陈上川和杨彥迪所率领的两支舰队。
湄公省和登嘉府各有两支小规模舰队,印度洋舰队从名义上也隶属于南洋海军。
再加上北洋舰队,大明海军在舰船数量上已经不算少。当然,与英荷法等列强还有差距,特别是巨舰,差的更多一些。
比如在崇祯十年,也就是三十年前,英国已经造出了排水量1600吨,装有100门火炮的“海上主权”号,造价就高达二十余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配置的火炮,以及船上七八百人的巨大消耗。
而现在,明军最大的战舰排水量也只有六百吨,主力战舰都在五百吨到六百吨之间。
千吨战舰虽然已经开工建造,但无论是技术,还是船工,也都处在摸索和试验阶段。
黄立已经有意购买千吨战舰,买造结合,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海军。
如果价格在二十万以下,黄立准备先买它二十艘,配备上加农炮和卡龙炮,以及火箭弹,便有了些许与列强抗衡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