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二届物理诺奖公布后,关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开始成为主流。
由于现有的光学显微镜无法直接观测到原子和电子,所以物理学家们主要通过想象来研究原子结构。
就和洛伦兹想象电子存在一样。
当前世界上,除了卡文迪许等少数顶级实验室,想要开展针对原子的研究还是很艰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连威尔逊都那么受欢迎,他的云室现在成了抢手稀罕货。
现在这个时代,研究微观粒子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磁场。
只要粒子带电,通过磁场偏转就很容易计算出它的性质,如质量、电荷等。
而威尔逊的云室,更是直接能让物理学家们观测到粒子的运行轨迹,因此显得非常高端。
汤姆逊的枣糕模型,就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被提出的。
其实在这之前,开尔文勋爵曾提出实心带电球模型。
他认为电子是均匀带正电的球体,里面埋藏着带负电的电子,正常状态下处于静电平衡。
后来这个模型被汤姆逊加以发展,就变成了枣糕模型。
枣糕模型认为电子分布在球体中,就像枣子点缀在糕点表面一样。
模型不仅解释了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
而且还能解释阴极射线现象和金属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电子的现象。
汤姆逊还根据模型,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0.1纳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正是因为枣糕模型能解释很多现象,所以被大多数物理学家所接受。
但是有了狭义相对论的例子在前,现在什么理论都不敢号称权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