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英国的李奇维可不知道,扶桑未来的物理学之父,已经将其视为了最大的对手。
不过就算知道,他也只会不屑地一笑。
这一世,他要镇压扶桑一百年!
不管是科学领域,还是其他方面,他都要让扶桑永远跪在华夏脚下。
然而现在,不管是扶桑,还是大清,亦或者整个亚洲,都属于世界的底层。
如果说非洲是人类的荒漠,美洲是历史的荒漠,那么亚洲就是科学的荒漠。
只有欧洲才是世界的主流。
20世纪初期,无论其他国家承不承认。
此时的欧洲一定是科学和文化的绝对中心。
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还是艺术、哲学、文学,无一例外,皆是执牛耳者。
哪怕是美国,现在也只是后起之秀,远没有几十年后的霸道无比、唯我独尊。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情况。
第1届到第21届物理诺奖获得者中,基本都是英德法荷四国的人。
其中只有一个美国人,那就是迈克尔逊。
这也是为何他非常看好密立根的原因,因为物理人才实在太难得了。
而密立根也不负迈克尔逊的期待,获得了第22届的物理诺奖。
自从1900年,李奇维横空出世后,短短2年的时间,物理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理学的三大支柱被打破,物理学家们已经开始称呼其为经典物理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