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奇维的设想中,星火计划的目标是加速国内的科学水平。
通过他未来的眼光和知识,让华夏少走弯路,提前完成人才的积累和自我再生能力。
而方式就是以点带面,星火燎原。
以物理学带动其他自然科学,以李奇维师徒几人扩散到整个华夏。
星火计划的核心是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三人。
他们三也是所谓的第一批元老。
这种排名和年龄无关,纯粹是看谁先受到李奇维的指导。
本来他初步的规划,是从国内选拔人才,然后将其送到英国进修。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回国后才发现,国内此时的科学底蕴,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差。
所以,他重新决定,以黄埔理工大学为核心,推进星火计划。
他会从1904年-1908年毕业的第一批本科生中,选择优秀者,作为星火计划的第二批成员。
而且四年内,他不会像后世大学一样,每年都招生一届新的学生。
这在目前的国内有点不切实际。
李奇维还需要打磨自己的教育计划,正好用这一届学生当做实验。
等他们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后,就可以考虑每年招生了。
所以第一届黄埔理工的学生会是非常独特的一届。
因为整个大学在四年内,将只有他们这一届的学生,不会有学弟学妹,他们也成不了学长学姐。
少了好多乐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