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名守军将领的言语和后续其在地图上的描绘比划,图哈罗夫斯基大致在自己脑海中勾勒出了目前敌我双方的形势对比:
截止开战后第三日也就是今天,贾尼克贝伊国语坎达尔贝伊国的联军攻克了先前作为边境的巴特拉玛河(Batlamastream),也就是那名守将口中的河流地段,的全境。所幸反应过来的守军凭借夜色与其他还算完善的工事,死死地守住了己方在该地区的高地与海角建设的数道防线,没有再让这群突厥军队向前一步。
不过即便如此,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冲击,到了今日,守军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若是援军未及时赶来,这名守将甚至打算和麾下军官商讨是否暂时放弃海角,退居高地山林,凭借地势防御。
整理至此,图哈罗夫斯基忽然庆幸陛下调动军队得及时,不然迎接自己的地方估计会在吉拉苏斯城以东了。
思考完毕后,陆军统帅接过守将手上的那份地图,指了指目前双方交战的位置,快速指明援军抵达前后的军事力量对比:“根据之前交战得到的军情,还有陛下让我等在来前知晓的暗部所得消息,可以确定对面人数应该在八千人左右。而前天你们这里也就不过不到千人的规模,能凭借之前修筑的工事抵挡到现在已经是在意料之外了。
“你们做得很好,接下来,”青年统帅的眼里闪过一丝坚定的神色,“就交给我们了。”
…………
虽然中午前博斯普鲁斯援军就已抵达,但直到当天下午,由于该援军尚未主动出击,且敌方情报系统简陋,贾尼克与坎达尔联军仍对对方来援一事一无所知。唯一让其士卒感到诧异的是,不知为何,他们总感觉对面的守军人数仿佛比前两天增加了些许。
这一情报传到统兵的几位突厥部将耳中,让他们不免有些在意。经过慎重讨论,他们决定把此事上报给目前镇守中军的贾尼克贝伊。
至于这位贝伊会亲自前来战场,主要还是为了亲自督战指挥,顺便表示己方攻取该重镇的决心。当然,身为联军的两大主导方之一的他为了自身安全,并没有直接上前线,而是在中军坐镇指挥。
在这些部将上报该情报时,贾尼克贝伊埃米尔·贾尼克奥卢正穿着战甲,做着礼拜,祷告念经。
一直到这位贝伊殿下做完礼拜,这些将领才敢派传令兵去打扰这位贝伊。
之后的流程还算顺利。面对部将们的求见,埃米尔非常在意。在他们进来并听取了这些将领们的报告后,埃米尔确实感到了些蹊跷,“怎么说来,的确有些奇怪。有可能是他们的援军来了吧。”
“那贝伊殿下,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姓克尔曼奥卢的留着浓黑大胡子的突厥将领不安地问道。
“让我想想。”被这么一问,埃米尔开始思考接下来继续像现在这样猛攻是否合理。
在埃米尔对此斟酌思考之际,正在猛攻敌方工事的突厥联军忽然发现敌军阵营中已经闪出一支支装备齐整、武器锐利的重甲步兵与长枪长矛步兵。他们与先前那些与其打了近三天的守军不同,不仅操练整齐、训练有素,而且他们的精气神,也比进攻方先前碰到的守军来得饱满充足,反击的势头也更为锐利。
面对这数支部队的突击,坎达尔这边的指挥将领竟感到了丝惧色:先前他在跟本都一带跟各式各样军队打交道时,遇到的基督徒部队大多水平参差不齐,令人发笑,即使是这次对面的守军,也只是;唯一例外的,就是奥斯曼苏丹国手下那批自马尔马拉海对岸征募培养的士兵。
可这次他们所碰面的这批不仅士气高昂,还进退有度、计划周整。即便攻方这边用惯用的骑战射术打下他们,其他人依旧面不改色地拥了上来,给予自己那放松警惕的对手致命一击。这种凛冽的战术,着实让突厥士卒们感到些吃力,还有点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