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讨回公道,当时不追究不代表事后不追究是吧?”
小六子闻言,声音略带嘲讽的说道。从一开始他就对茅山的做法不认同,什么为了宗门考虑,又是大局观。容怜晴说的那些,在他看来不过是遮羞布罢了。
现在图穷匕见,这所谓的遮羞布,也不过是个笑话,到头来还不是要做过一场?所谓的江湖,在他看来,不过是谁拳头大谁有理,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王还真听到闵真子的话,也皱了皱眉头。不过他没有开口询问,在他看来。既然这个茅山掌教先前并未追究,那么走的时候应当也不会才是。
他这样自相矛盾的行为,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脸,更何况他还是堂堂茅山的掌教。所以王还真猜测,这其中必然存在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这位茅山掌教当时是何修为?”王还真看着闵真子皱眉问道。
“这位掌教说起来也是个传奇人物,他道号大衍子,乃是当时上清大字辈仅存的紫气真人。他自小在茅山长大,修道六十余载,当时已经是深紫太玄修为。”闵真子解释道。
竟然是大字辈的真人?王还真心中一惊,上清一脉的辈分为:灵虚清守正,高宏鼎大罗。现如今上清一脉辈分最高的便是罗字辈。
先前他南下之时,遇见的那位骑白鹤的老道,便是罗字辈的。他道号罗溥子,乃是上清阁皂山的掌教,也是当世为数不多的罗字辈高道之一。
而这位茅山的掌教,竟然是比罗字辈还高一辈的大字辈,这如何不让他惊讶?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位茅山掌教无论是从辈分还是身份上来说,都和玄阳子真人乃是地位相同。
太清一脉玄子辈对应的正是上清大字辈,虽然二人年纪相差甚远,但要单论辈分的话,似乎找玄阳子真人,也不算是以大欺小。
这是其一,其二便是玄阳子真人的身份,他乃是太清宗当代掌教,与这位茅山掌教的身份相合。这么想来的话,他找玄阳子真人似乎也说得过去。
闵真子见王还真沉默不语,还以为他被自己的话给震撼到了,随即摆了摆手,笑着对其开口道:“道友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茅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吧?”王还真抬头,看向闵真子问道。这位茅山的掌教,仅仅修道六十余载,便已经是太玄修为,这说明他对于大道的理解远超常人。
这种天资卓绝的高道,王还真不相信他会做出这种出尔反尔之事,所以他才有此一问。很明显,这位茅山的掌教,是迫于门中压力,才有此一举。
“道友大智!事实确实如道友所言,要留下玄阳子真人的,也并非这茅山掌教之意。而是一位比他高一辈的真人,此人道号鼎阳子。
当时已经近百岁高龄,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后山闭关修行,以求突破境界延寿。这位死去的年轻真人,便是此人的重孙。”闵真子解释道。
“原来如此,杀了小的,老的坐不住了是吧?看来是有人给自家老祖去报信了啊。”小六子冷笑一声,鄙夷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