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山巅上的佛念也在消化楚歌所提出的大乘主张,一股庞大的香火愿力自山巅而落,涌入他的体内。
楚歌感觉这种香火愿力和上次弟子规问世后吸收的气运之力有些相似,却又说不出来区别在哪里。
只是他此刻顾不上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就进入到了一种玄妙的境界中去,盘膝闭目,静心体悟。
“呀,他怎么了?”
这时,无极宗的芷兰圣女惊呼一声,所有人朝着头顶虚影看去,却见此时的楚歌容貌不断变幻,从苍老到年轻,再从年轻到苍老,短短时间内竟如度过数个轮回。
所有修士猜测,这应该是释门一门极其厉害的功法,这位佛子提出大乘之法,使这门思想落地,又独立出一个心宗,佛法有了精进。
只是这门功法竟然能如此厉害,不但散发着生机和死亡两种规则,竟然隐隐有轮回大道的苗头?
莫说外洲修士,就连大部分释门修士都看不懂佛子这是参悟的何种佛法。
只有少数有见识的释门大能隐约猜到,佛子刚才辩佛,佛法再次升华,应该修炼的是大般涅槃经中的某种功法。
圆灭却满心复杂,知道这是楚歌踏入了枯荣禅的第二个境界,亦枯亦荣。
能不酸么?
一个儒门弟子,重伤之际听了几次大般涅槃经,就创造出了枯荣禅功,还在短短时间内参悟到了亦枯亦荣的境界。
这叫释门修士情何以堪?
不过也不奇怪,要不是如此天资聪慧,又怎么能提出大乘之主张,独创心宗?
不过现在楚歌是释门佛子,整个释门与有荣焉才对!
佛法再次精进,体内本来形成微妙平衡的生机和死气竟然开始融合起来,楚歌不禁大喜,这个随时会爆炸的隐患终于要消除了。
这次进入的观想境中,枯荣双树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空无,里面的气息生机中蕴含着死亡,死亡中又蕴含着生命。
两者对立又统一,形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