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计划生育政策严苛的时代背景下,出生于一个深受重男轻女观念影响的农村环境中,我的到来,作为家中第三个女儿,似乎从一开始就与周遭的氛围格格不入,奠定了我生命中
“不合时宜”的基调。关于我的诞生,父亲只将其归咎于那个时代的无奈,言下之意,他与母亲亦是时代的受害者。
那时,都是爷爷的决定,让父亲带着身怀六甲的母亲远避至亲戚家,静候这个不被期待的生命降临。
或许,若我早些时日出生,在那个遥远而寒冷的地方,我的命运便是被悄然送人。
然而,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几乎搜遍了所有可能藏匿之处,仍未找到母亲,甚至提出要去那远房亲戚家一探究竟,费用与罚款均由我家承担。
爷爷与父亲担忧事态扩大,无奈让母亲回了家。那位计生办的工作人员,或许无意间成了改写我命运的关键人物,让我的生命轨迹在时代的洪流中飘摇不定,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出生后,家人与计生办的
“游击战”持续上演,却非长久之计。爷爷再次做主,将我送人。母亲回忆道,当年以一床小褥子相送,希冀能维系一丝亲缘,却遭婉拒。
父母心中虽有不舍,却也只能无奈叹息,
“没办法”,这三个字成了他们对我命运的注解。同年,班上一位同样超生的男同学,作为家中第二个男孩,其奶奶毅然守护,面对计生办人员,宁可被抄家,家徒四壁,也要留下这个孙子。
而我,因爷爷的退休工人身份及其对颜面的看重,尤其是因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