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话音刚落,刘主任第一个带头鼓掌,除了刘主任的掌声,会场上还稀稀拉拉响起了一阵掌声,这些后面响起的稀稀拉拉的掌声,也表明了老师们的观点,一谓地强调老师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不行的。
刘主任伸手示意安静,他清了清嗓子意气奋发地说:“感谢杨老师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发言。杨老师把住了问题的命脉,找到了症结的病根,如此清晰透彻的发言,让我非常震撼,也由衷地欣慰。
杨老师的前前后后的发言,给我们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给中心小学以后的发展给出了一条明路。
下面我将杨老师说的话做一个概括,其实总结起来无非两点,其一,作为老师,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重中之重,是事情的根本,目前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强化教师队伍,立师德、树新风,让教师队伍具有师德典范,成为其他学校老师模仿的标杆。
其二,人都是感性,终期一生都在家里,集体,社会上找存在感,如果每做出一件事,无论好坏,没有任何响应和响应和反馈,那这个人会是一个什么心理?换句话说,我们做为老师树立良好的师风德风,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得不到社会的鼓励,得不到上面的支持,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那老师还有努力的必要吗?”
“关于第二点我不做过多的陈述,显然国家已经下达了尊师重教的文件,也亮明了态度,教育局也一致在响应,很明显我们不是孤立无援的,身后有国家和人民做为坚强后盾。”刘主任说到这里转过身看向杨伟民:“说到第一点,就话可言了,我们学校的榜样,应该效仿的典范,就在你们眼前,就是我们敬爱的杨老师,他四十年来致力于教育工作,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拿出自己养家糊口的钱资助贫困的一批又一批学生,我不夸张地告诉你们,天河小学撤并后,杨老师为了天河小学的两名留守儿童能上学,连续一个月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地接送孩子,他都快六十岁的人了,骑个破破烂烂的摩托车,从没迟到过一次。
可能有些老师知道杨老师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进了中心小学,甚至有人在背后咬耳朵,说杨老师能进中心小学是因为后门,是因为教育局有人。
试问你们在学校撤了以后,工作无着落,提前退休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送两个跟他自己毫无关系的学生上学?你们谁办得到?”
刘主任扫视全场,再一次质问道:“你们谁能办到?就你们看不起的沈瑜沈老师,至今带着天河村的两名留守儿童一起吃,一起住,自己家的孩子却住在别人家里,你们又有谁办得到?我想问你们又有谁办得到?
什么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品德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这时候会场上老师们大多低着头,完全没了谈到有些行为过激家长时的激动和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惭愧。
刘主任看到老师们听进去了,他知道这次教研会的召开胜过任何一次会议,缺点就是参加的老师太少,只有学校的语文老师,要是全体老师能参加这样的大会那便是锦上添花了,不过刘主任已经吩咐吴茗做了详细又完备的会议记录,这些将作为学校老师学习的典范,发给大家,之后甚至会不止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
刘主任敏锐地意识到,这时候是最应该添柴加火的时候,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你们只说学生捣蛋不听话,家长无理取闹,无事生非,找你们的问题和不是,可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真正的替学生想过吗?我记得杨老师跟我说过,最好的教育是爱和榜样的力量。爱什么?就是爱学生,真正从心底里爱每一个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榜样指的又是什么?就是老师们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好标杆,好典范,让老师成为孩子心中的力量,成为他们模仿的榜样。”
刘主任说完扫视全场,他发现此刻老师们似乎都有了一种自豪感,身为老师的自豪感,为人师表的自豪感。
刘主任趁热打铁:“各位亲爱的老师们,我不知道你们选择老师这份职业的初衷是什么?也不明白当初你们选择成为老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但既然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成为了一名老师,就让我们对待起这份光荣,对得起这份荣耀。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现在社会上金钱至上,老师赚得又少,社会地位又低,上面也不重视,甚至连保姆都不如,操着上市公司老总的心,赚着卖白菜的我,哪来的光荣?有什么荣耀可言?
可你们回过头来看看杨老师,他一个来自农村的瘦老头,没权没势更没钱,但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一声杨老师,那仅仅是一个称呼吗?那是对杨老师人格的赞赏。
杨老师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虽然穿得并不好,吃得也不差,当了四十年老师只骑得起修了又修的破摩托车,但他的心是富足的,甚至比任何人都富有,内心比谁都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