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你拿我的名帖,去一趟上元县衙。”
“去县衙干什么?”
月菱有些没听明白,衙门的人,还没王府的护卫“凶残”呢。让他们去抢布,还不如自家护卫直接杀上代王府呢。
“自然是去告状啊。”
徐妙容面上不见着急,在原地来回踱了几回步,又道:“就告,有人青天白日,强抢他人财物。”
白昼抢夺,她就不信,治不死朱桂。
《大明律》载:凡白昼抢夺人财者,杖一百,徒三年,计赃重者加窃盗罪二等。[2]“白昼抢夺”罪,就是为朱桂量身定制的。
朱桂为什么抢布,她心里门清。
不就是因为被他们兄妹几个从身体到精神都折辱了一遍,告状慢了一步,报复无门,所以才发疯的吗?
罪魁祸首之一,徐辉祖在五军营。京营重地,一般人都不敢靠近,怕被说有造反之心。
罪魁祸首之二,徐妙锦在应天不知道哪个寺庙里。佛门清净地,朱桂杀不上去。
罪魁祸首之三,她在安王府里关禁闭。唯一能当出气包的徐妙清,早带着世子去了魏国公府。反正,闭门思过,在哪里不是思。人家朱棣都没说什么,他朱桂敢说什么?
云华堂开门迎天下客,抢布,是风险最小收益率最高的做法。想到被她扒走的那身衣裳,她怀疑,这法子,有徐姨娘的一份功劳。
“王妃,能行吗?”
“怎么不行?”
徐妙容示意月菱上前,又指点了几句:“你一进县衙,就说,有人抢布。县衙的人定会命人去云华堂探看,他们拿不准,自然会把案子移交府衙。府衙拿不准,又会移交刑部。至于刑部……”
“奴婢明白了。”
月菱恍然大悟,“王妃,奴婢一定不辱使命!”
大明律法,不允许人越级诉讼。代王抢布,她看到的,是私事。王妃看到的,却是公事。公事公办,她先去上元县衙首告,让公家的人出头。一层层往上告,刑部上头,还有陛下呢!
“从县衙回来,记得再去街上找找,看有没有优质话本。”
又拿起方才放下的山茶花,徐妙容多说了一句。
还是郁闷。
大明文坛,怎么就没有紫薇星呢?
第51章 你践踏了《大明律》的尊严
“兄弟们几个, 都快点快点,再快点!今儿不把偷布的贼人抓捕归案,咱就枉为上元县的守护神!”
上元县衙外, 刘捕头脚下生风,带着一干捕快兄弟们飞速朝着云华堂而去。
他快急死了。
心中有无数声音叫嚣:大鱼来了,抓到这条大鱼, 你就荷包丰盈。
五十匹布啊。还是云华堂里的五十匹。按照知县老爷先前规定的,涉案的钱越高, 破案后的赏钱就越多。他若拿回五十匹布, 这个月的赏钱,岂不是要翻倍?
眼馋了许久的酒、肉,近在眼前, 他更加卖力地往事发地奔。终于, 到了目的地, 他一头扎进里间,张口就问:“几时几刻,贼人从何处进来, 模样几何?速速道来。”
“不用了, 跳过吧。”
管事的连连摆手, 直奔主题:“我知道抢布的是谁,直接带你们去吧。”
“你知道?”
刘捕头愣了一下, 想说“知道你不早说”, 思及这是安王妃的铺子,来报案的是安王府的人, 便尽量耐着性子道:“那你们怎么不直接要回来?”
“法治社会, 一切还是按规矩来。”
掌柜的回了一句,好像很无奈的样子。
刘捕头想了想。
也是。
安王府的人专门叫人往衙门跑了一趟, 摆明了就是想公事公办。既然对方尊重大明律,那他,也尊重一下好了。
“咱们这就走,你放心,五十匹布,咱们一定给你一匹不少的拿回来。”
自信满满地承诺了一番,刘捕头又冷哼,“咱也想看看,哪个小毛贼胆大包天,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火急火燎往“贼”家里赶,赶着赶着,他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
脚下的路如此熟悉,竟让他错以为又回到了被百姓们带着,去找代王算账的时候。
难道……
该不会……
“对了,你们还没同我说,是谁抢了你们的布?”
“是代王。”
“代王?!”
刘捕头脚下瞬间顿住,“我突然觉得,肚子好像有点疼,我先去方便一下。”
一刻钟后。
他回到了县衙,愁眉苦脸地站在知县面前,整个人愁成了一根失去水分的茄子。
“张县尊,你说句话啊。”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