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五月底的天气闷热起来宛若盛夏。
上午会有专程的侍读官或侍讲官为他们授课,课时为一个时辰,其余时间自学。
翰林院最高官员为翰林院学士,正五品,主管翰林院的大小事宜,公务繁忙,一般没功夫为新来的官员答疑解惑。
萧六郎是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三人之下又设了五经博士九人,正八品。
因此哪怕他们官阶不高,却拥有十分雄厚的文学素养与底蕴,在翰林院地位卓然。
历朝的翰林院职责都有所不同,本朝的翰林院主掌制诰、修史、文翰等事,也会撰写皇帝的起居注。
今日一位姓杨的修撰将萧六郎叫了过去。
他让萧六郎写一段碑文,说是陛下有重修皇陵的打算。
杨修撰看过之后却极为不满地皱了皱眉:“你好歹是新科状元,就这么点水平吗?你看看你自己写了些什么?这种碑文拿去给陛下过目,非得激怒陛下不可!”
杨修撰一脸难以置信:“哪几句你自己看不出来吗?还用我教你?你当初的状元是怎么当上去的?”
结果杨修撰依旧不满意。
杨修撰怒道:“怎么连一纸像样的碑文都写不出来?我看你中午饭也不要吃了,留在这里给我继续写!写到我满意为止!”
萧六郎拿着碑文回了办公房,继续研磨、提笔、写碑文。
忽然,一颗顶着官帽的脑袋伸了进来,捏着鼻子四下看了看,确定这会儿外头无人才悄咪咪地抱着食盒闪进了屋。
宁致远将食盒放在桌上,道:“给你送吃的啊!方才在食馆碰到冯林和林成业了,他俩问我你怎么没来吃饭,我说你吃过了。”
不是什么好菜。
他给萧六郎带的是一碗阳春面,洒了几粒葱花,还带了一碟卤水豆芽。
他忙去将门窗关上。
“赶紧吃赶紧吃!”宁致远催促萧六郎。
阳春面的味道淡了,卤豆芽的味道咸了,不过他没挑剔什么,吃得很干净。
才这么一小会儿,宁致远身上已经可拧出水来了,真不知萧六郎每天是怎么过来怎么过来的。
一股微风吹来,解暑……却也销魂。